夏季户外活动时,如何防蛇咬?

发布时间: 2014-06-10

  夏季进行户外活动时,除了做好防晒工作,预防中暑以外,更要时刻留意在丛林穿越过程中自己脚下是否有蛇。建议参加户外活动的驴友们都给自己配上一根登山杖,一双手套,一双防滑鞋,方便穿脱又挡风的外套,长袖长裤等。
          


【行军防蛇】
1、除眼镜蛇外,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一般来说,只有人过分逼近蛇体,或无意踩到它时,它才咬人。如果遇到蛇,如果它不向你主动进攻,千万不要惊扰它。
2、蛇是变温动物,气温达到18摄氏度以上才出来活动,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出洞活动。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3、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夜间行路用明火照亮时,要防避毒蛇咬伤。
4、尽量避免抓着树枝借力,在伐取灌木、采摘水果前要小心观察,一些蛇类经常栖于树木之上。翻转石块或原木以及掘坑挖洞时使用木棒,不可徒手。
5、如果与毒蛇不期而遇,保持镇定安静,不要突然移动,不要向其发起攻击。应远道绕行,若被蛇追逐时,应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6、把手里的什么东西往它旁边扔过去,转移它注意力,或把衣服朝它扔过去蒙住它,然后跑开。
7、如果迫不得已要杀死毒蛇,可取一根长棒,要具有良好的弹性,快速劈向其后脑。




  
【营地防蛇】
1、避免在蛇鼠洞多、乱石堆或灌木丛中扎营。营地周围的杂草应铲除干净,另外,一条较深的排水沟也能较好地防止蛇虫入侵。
2、在营地周围撒上下列物品的一种或数种:雄黄、石灰粉、草木灰、水浸湿了的烟叶。
3、在使用包裹前要小心查看一遍,蛇类很可能就躲在下面。露营时应将帐篷拉链完全合上。睡前检查床铺,压好帐篷,早晨起来检查鞋子。
4、若打地铺,可用树枝、树叶或细竹垫铺,尽量不要用杂草。临睡前要先在地上敲打,清除爬上的昆虫。醒来时,应首先仔细地察看身体周围,否则附近若有蛇或昆虫会被突然的活动惊动。
5、注意保持营地的清洁,所有垃圾必须及时掩埋。因为只要有星点的油脂,就有可能把蚂蚁引来,蚂蚁又会将蜥蜴引来,而蜥蜴又会把蛇引来。注意不要用火烧鱼骨头,这种气味也会把蛇引来。
 


【辨蛇辨伤】
说实话,没有辨别毒蛇的确切标准。对每条毒蛇都要独立加以研究辨别。如果你心存疑虑,索性将每条蛇,都当成毒蛇好了。
 
竹叶青
  通身绿色为主。分布我国南部,长江流域,受惊时逃跑。咬伤症状相对较轻。
咬伤症状常看到两个较小的针尖样牙痕,被伤后数分钟伤口即见红肿,伤口灼痛难忍,其附近可见血性水泡,较重者患肢上端可见瘀斑。伤者有头痛头晕、眼花、嗜睡、恶心、呕吐、胸痛、腹胀、食欲不振等反应。
 
眼镜蛇
  通身黑色为主,头竖起,扁颈。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性情凶猛,能长时间对峙,喷射毒液,但不主动袭击人。
咬伤症状被眼镜蛇咬伤后,伤口即感疼痛且渐加重,范围迅速扩大。局部常见两个牙痕,伤口流血不多,而且很快闭合变黑,周围皮肤呈现红肿。伤口中心有麻木感,并向近心端蔓延。局部常有水泡及组织坏死并难愈合。一般在咬伤后约26小时,病人感困倦、胸部闷胀、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畏寒、发热。
 
眼镜王蛇
  通身黑褐色为主,头竖起,扁颈。分布我国南方。性情凶猛,为毒蛇中体型最大的。会主动袭击人,紧咬不放。
咬伤症状能看到较大而深的两个牙痕,牙痕间距常大于1.8cm。首先局部感到剧痛,并逐渐发生红肿等急性炎症,中毒发展迅速,局部症状尚未充分表现以前就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被咬伤后半小时内即觉头晕头痛、四肢乏力、困倦思睡,继而流涎、呕吐,出现言语障碍。
 
烙铁头蛇
  通身褐色为主,其间杂以黄绿或铁锈色斑。头呈三角形,短尾。主要分布在南方。
咬伤症状有两个牙痕,并有渗血。其局部症状与竹叶青蛇伤相似,但比竹叶青蛇伤重。全身症状与青竹蛇咬伤基本相似,但较为严重一些。
 
银环蛇 金环蛇
  背面黑色,有许多白横纹(银环蛇)或黄横纹(金环蛇)。分布长江以南,受惊时逃跑,但离它太近时会张口咬人,咬伤多见。伤口不肿、不痛,数小时后全身瘫痪,呼吸停止。
  银环蛇咬伤症状一般情况下,被咬伤部位30分钟内可见两个较小的如针尖样大小的牙痕,极少有出血。伤口不痛或微痛和麻木感,并向近心端逐渐蔓延。伤口局部不红不肿,任何人不介意就易贻误诊治。全身症状一般在伤后14小时才出现。有头晕眼花、头痛、胸闷气促、恶心、腹痛、咽喉不适、全身肌肉疼痛、四肢乏力、舌头活动不灵、张口困难。如延误处理,多数人病势会迅速恶化。
金环蛇咬伤局部症状与银环蛇伤相似。但金环蛇咬伤的伤口可出现局限性轻微红肿,呈“荔枝皮”样。全身症状与银环蛇咬伤基本相同,但病情发展较银环蛇咬伤稍慢。
 
蝮蛇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呈三角形。分布全国各地甚至生活于海拔4000米的雪山上。受惊时多逃跑,不主动袭击。咬伤后症状发病凶,全身出血,伤口剧痛、组织坏死。
咬伤症状有两个深而清晰的牙痕,伤口有刺痛及麻木感,周围肿胀明显。局部压痛,活动则加剧,肿痛于2~4天为甚。伤口出血不多,但常见有黄色粘液渗出,局部能看到瘀斑及水、血泡。全身症状多出现在伤后1~6小时,眼睑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是蝮蛇伤早期中毒的特征之一。
 
蝰蛇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呈略长的三角形。受惊时,能长时间对峙。咬伤症状类似尖吻蝮蛇。
咬伤症状有两个大的牙痕。伤口肿痛,出血,皮下出血形成瘀斑。部份患者伤口有血、水泡,常发生局部组织坏死和溃烂甚至累及骨质。被咬伤后发病急、症状严重、来势凶,始初阶段使血液大量快促凝固,血液中大量消耗凝血因子,之后,血液失凝。
 
尖吻蝮(五步蛇)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呈三角形,鼻子上翘(看上去像叼了个烟头),凶狠,主动袭击人。症状发病凶,全身出血,伤口剧痛、组织坏死。
  咬伤症状较蝮蛇咬伤严重。牙痕较大、深,间距宽。常伴有出血。伤口剧烈灼痛和局部胀为该蛇伤一大特点,伤口红肿胀而向外蔓延,可扩展至躯干部。伤口附近有较大的水、血泡形成,而且有较大较深的局部组织溃烂与坏死。较快出现且来势凶猛。常见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心悸,胸闷,气促,视力模糊。
 

【毒蛇咬伤的治疗】
1、先分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的咬伤。毒蛇咬伤通常见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比较大而深的牙痕,而无毒蛇咬伤常见四排细小的牙痕。但在多数情况下伤口可能模糊不清,在分不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的情况下,应按毒蛇咬伤处理。
2、如受伤者单独在野外时,不要惊惶,切忌奔跑和剧烈运动,应使伤口部位尽可能放低,并保持局部的相对固定,以减慢蛇毒的吸收。同时尽快去就近的医院治疗。
3、早期结扎:用绳子、布带、鞋带、稻草等,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5~10厘米处作环形结扎,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结扎要迅速,在咬伤后2~5分钟内完成,此后每隔15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肢体因血液循环受阻而坏死。到邻近的医院注射抗毒血清后,可去掉结扎。
4、冲洗伤口:最好用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冲洗伤口,破坏毒汁。亦可用肥皂水冷开水、盐水或清洁生水代替。切记:千万不要在伤口处涂酒精。
5、排毒:经过冲洗处理后,用消毒过的小刀划破两个牙痕间的皮肤,同时在伤口附近的皮肤上,用小刀挑破米粒大小数处,这样可使毒液外流。不断挤压伤口20分钟。但被蝰蛇、五步蛇咬伤,一般不要作刀刺排毒,因为它们含有出血毒,会造成出血不止。用口吮吸毒液时,必须保证没有口腔粘膜溃疡、龋齿等口腔疾病,最好隔几层纱布。用嘴吸毒并不是好方法,吸吮的人也可能因此中毒。
6、人工呼吸:银环蛇、金环蛇咬伤后昏迷的重病人可采取人工呼吸维持。
7、抗蛇毒血清治疗:抗蛇毒血清应用越早,疗效越好。但遗憾的是因为保存困难,只有极少数医院储备有抗毒血清。所以伤者被送往医院后,救护者还应打听最近的抗毒血清储备地。
 

【常见蛇药】
当在野外被蛇KISS后,最快捷的方法莫过于服用蛇毒药片了,并将解蛇毒药粉涂抹在伤口周围。各地药品供应站有不同的蛇伤药,可参照说明书使用 (大规模长时间野外活动时领队应考虑带上蛇伤药)。以下推荐几种常见蛇药:
 
南通蛇药 又叫季德胜蛇药(片剂)
用于治疗毒蛇、毒虫咬伤,有解毒、止痛、消肿的功效。
 
上海蛇药
用以治疗腹蛇、竹叶青等毒蛇咬伤,亦可治疗眼镜蛇、银环蛇、五步蛇等咬伤。具有解蛇毒以及消炎、强心、利尿、止血、抗溶血等作用。
 
推荐治蛇伤的草药一方
鱼腥草:又称蕺菜、臭菜等,味辛性凉,有清热解毒、消肿作用。内服10~60克,外用适量。治蛇伤时:外用鲜草捣烂敷于伤口周围,或煎汤熏洗患处;内服单味或配其它中草药煎服,如配野菊花、马齿苋、蒲公英、大蓟根各60克水煎服,可治疗腹蛇、竹叶青、烙铁头等毒蛇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