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拉松开始赚钱了吗?小赛事难盈利还是现状

驼铃网 2017-07-17 我要分享

“井喷”背后,是越来越多人跑进马拉松的事实,也是越来越多赛事公司看到了从跑赛中收获利益的机会,从而投身跑步市场的现实状况。

近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出了一篇题为《“马拉松热”虚火当降》的评论文,认为中国马拉松市场从主办方到参赛者再到城市管理者都需要重新思考;而新华社同样发文指出,“马拉松热”背后的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规范。

然而,根据中国田径协会的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的注册赛事可能超过500场,而到2020年甚至将达到800场马拉松。

一场需要调动众多城市资源和消耗巨大成本的马拉松赛事,真的可以赚钱吗?又是什么因素在趋势越来愈多赛事公司进入跑步市场?

“泛体育人群”成了办赛驱动力

如今,几乎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那么一群固定的“晒跑族”。他们每天分享自己的跑步里程数,分享自己的训练,以及分享自己的的参赛经历,甚至分享一些有关跑步的“鸡汤”。

而这一群活跃在跑道上和朋友圈里的“跑步达人”,其实很大一部分属于“泛体育人群”。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泛体育人群?

“随着现在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参加体育运动的认同感增强,以及参赛成本降低,越来越多人进入到跑步或者其他大众体育的领域。”

在一场以娱乐带动跑步的企鹅派对跑现场,腾讯体育赛事开发及运营中心总监邓波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解释了活跃在中国跑圈里的这一类“泛体育人群”。

“从多年的经验和数据上来分析,这些人绝大多数并不是职业跑者或者运动员,他们甚至有些人没有运动的背景。”

在邓波和其他一些资深赛事公司运营主管看来,这个体育圈里的新兴群体可以被比作油,他们的加入正好让正在熊熊燃烧的“马拉松热”这团火焰烧得更加旺盛。

据中国田协的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参加路跑赛事的总人次再创新高,接近280万,比2015年增长了130万,比2011年高出7倍之多。而在这些人中,他们在跑步上的人均花费已经接近4000元。

“如今跑者们足够强大的消费力支持着他们在跑道上寻找‘成就感’,有人愿意买单,自然也会有赛事公司愿意花精力和成本去创造平台。”一位多年在江浙一带组织超长距离路跑赛事的执行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中国确实可以算是进入了学术界经常提及的‘马拉松周期’。”

所谓的“马拉松周期”,就是指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城市以马拉松赛事为依托,进入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黄金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据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超过5000美元,也是这一年,“跑步热”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之中。

热闹不代表赚钱?小赛事难盈利还是现状

注册马拉松赛事呈几何式增长,各种主题的跑步活动方兴未艾,赛事公司在跑道上拥有了更多的“创作空间”,这得益于跑步人群的暴增,也不得不提到国家政策层面上的“帮助”。

2014年,国务院46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强调城市健身圈之后,田径协会取消了马拉松等跑步赛事的审批,改为注册。这一举措,不仅简化了办赛流程,也降低了举办跑步赛事的门槛。

跑步赛事数量激增,在经济上效益上有最直接的体现。

根据《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5)》显示,2014年马拉松赛事运营收入为20亿元,带动相关行业收入超过百亿元;而2015年,这个数字就达到了300亿元。

正是如此巨大的经济“诱惑”,让不少赛事公司投身到跑圈之中。据新华社报道,截止2016年底,在中国获得认证的马拉松赛事公司已经达到了205家,这个数字是两三年间的好几倍。

而这些赛事公司有大致分成三类,一类是类似东浩兰生和中澳路跑这样的国有资本;第二类是腾讯体育和智美体育这样的民营资本;还有一类则是IMG这样的国外赛事管理公司。

这些公司管理着中国每一年的数百场跑步比赛,但是其中真正能将赛事运营成一个“赚钱”的体育IP,并不是那么容易。

以国内的一些标志性马拉松赛事为例,北京马拉松从2013年到2015年每年收入3000万元左右,2016年广州马拉松的报名费收入就高达1000万元左右,而2016年厦门马拉松的收入也在千万级别,并且带动城市经济效益达到3.25亿元。

不过,据原欧迅体育公司副总经理姚振彦透露,这种收入在千万级别的赛事在国内并不多。而且一场一万人参加的马拉松赛运营大概需要700万元到800万元,这还不包括电视转播费用,然后出去人力成本,很多赛事其实只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

想盈利,只有找准跑者要什么

如果按马拉松的办赛现状,大赛事赚大钱、小赛事维持收支平衡、一些主题跑甚至贴钱办赛,那么中国跑步市场的未来会是怎样?

“未来市场肯定会更大。”在邓波看来,跑步赛事从几年前的”不赚钱“到现在”开始赚钱“已经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其实跑步市场也有很多区分,有那种专业性赛事比如马拉松,政府主导就会多一些。也有像企鹅跑这类趣味主题跑,更多的是服务全民,这个空间是非常大的。”

就如邓波所说,如今的跑步赛事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四类,一是赞助商,二是通过报名费和衍生产品换来收入,三是政府“买单”,四是寻求风投。

盈利模式的多元化,让赛事公司有更多的选择去“创造”更多的赛事IP,这也是跑步市场依旧充满巨大潜力的重要因素。

以美国为例,每年有超过一千场马拉松赛事,如果算上半马、超马及其他各种路跑赛事,则差不多有五万场,而且欧美跑者在跑步上的消费很大一部分是在训练和饮食上。

而按照中国田协的估计,中国的注册马拉松赛事到2020年也就在800场左右,中国跑者的消费主要还是集中在装备上。

如何在越来越多的马拉松赛事里探寻出稳定的盈利模式?对于那些资深的赛事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从跑者的需求出发,通过满足跑者来扩大赛事的受众群体,从而吸引到更多的商业关注度。

“跑步赛事已经不仅仅是在跑道上娱乐和互动了,赛事也应该考虑包括会员、音乐、游戏等各类产品的融入,让收入更多元化”。